近年來,漣水縣錨定教育強縣目標,以“尚學漣水”品牌為帆,在內涵發展、質量提升、品牌塑造的航程中破浪前行:農村寄宿制“漣校連家”模式成為全市樣板、“陽光校膳”經驗閃耀全省舞臺、10個省內涵建設項目落地生根……該縣正以“趕考”姿態,在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坐標系中標注閃亮印記。
戰略領航,開啟教育現代化新征程。今年,漣水縣緊盯讓學生考上更好的大學、得到更好的守護、收獲更好的成長“三更好”育人目標,創新構建“1+3+X”戰略體系,全面開啟教育現代化新征程。“1”,擎改革大旗。聚焦育人方式鼎新、辦學模式創新、管理體制革新、保障機制煥新“四維”突破,構建現代教育治理新生態。“3”,鑄發展引擎。實施教師成長筑基工程,打造“教育家精神行動年”品牌,通過“四像工程”樹師德標桿;以名班主任工作室為孵化器、青藍工程為成長梯、黨旗領航行動為精神坐標,培育新時代“大先生”。實施教學提質增效工程,推進“融學·水韻”課堂教學改革,構建“專家駐點指導+名師同課異構+全域課堂展評”的“三維”推進模式,讓課堂充滿活力。實施教研創新賦能工程,構建大教研、片教研、真教研、微教研“四級”聯動體系,形成“縣有智庫、片有主題、校有特色”的教研新模式。“X”,展集群效應。打造“四漣工程”尚學教育品牌、構建“三百+”全科素養培育體系、創新“陽光校膳”食育模式、開展“漣苗筑夢”精準助學……….26個攻堅項目如珍珠串聯,織就“校有特色、師有風格、生有特長”的生態網絡。通過“三單一體”推進機制,實現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確保每個項目都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
攻堅攀峰,樹起教育強縣新標桿。實施“三大攀登計劃”。實施學前教育普惠攻堅行動,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2%;開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形成“5大共同體+100%集團化”格局;打造高中教育品牌,培育2所省級特色名校。創新“三維聯動”發展模式。10個省級特色項目如春筍破土,3個省級課程基地構筑人才高地,幸福里小學獲評全國優秀傳統文化特色學校,紅日小學獲評全國鄉村溫馨校園,實現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進“教育提質攻堅年”行動。大班額化解路線圖精準施策,“215專項行動”提升體質健康水平,“智慧教育大腦”實現教學質量動態監測。教育管理實現從經驗型向數據驅動的華麗轉身。
創新賦能,“水韻+”激發育人新動能。漣水縣以“水韻+”理念重構育人生態,以“行走閱讀”打破課堂邊界,以“場景學習”活化在地資源,以“智慧管理”提升服務能級。今年,漣水縣創新推出“三色研學地圖”,27個研學點位串珠成鏈,11條主題線路融通古今,3.56萬名學子在紅色熱土感悟信仰、在生態濕地觸摸自然、在文脈長廊對話歷史,“行走的思政課”讓立德樹人落地有聲。深化科教融合,培育創新基因,全縣公辦校實現科學副校長全覆蓋、每周科普課程常態化,少年科學院成為創新苗圃。當“水韻教育”邂逅科教興國,一批懷揣科學夢想的“小河豚”正游向星辰大海。
生態筑基,構建幸福成長新樣態。構建全鏈條育人體系。從學前教育普惠發展到特殊教育15年一貫制建設,從“縣中振興”拔尖培養到“大思政”鑄魂工程,教育生態鏈環環相扣。創新“雙減雙增”實踐路徑。每日2小時陽光體育強健體魄,“融學·水韻”課堂教學改革啟迪智慧,藝術特長培養滋養心靈,書香校園建設潤澤生命。提升教育治理溫度。以“三清一創”打造平安校園,以“5+5+1”規范辦學行為,以“康教體”融合關愛特殊兒童,以“一清三扶”溫暖留守兒童。通過集團化辦學打通資源脈絡、南北掛鉤幫扶促進協同發展、教育點評制度激活內生動力讓優質教育如運河水般潤澤每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