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金湖縣充分發揮市民中心、縣域綜合載體的獨特優勢,積極探索市場化運營管理模式,成功將市民中心轉型為集文化、便民與休閑功能于一體的綜合體,旨在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一個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務平臺。
從“柜臺式”到“會客廳”的華麗轉身。建立特色專區。在市民中心內設立“高效辦成一件事”線下服務專區和項目審批“保姆式代辦”特色專區,實現了窗口服務人員從“我辦”到“陪同辦”的角色轉變,極大地提升了服務效率和群眾滿意度。優化服務流程。推行“一次告知、一窗辦理、一次辦好”的工作機制,并組建了4個專業化幫代辦團隊,確保服務流程更加順暢、高效。優化專區功能。設立了“中介超市”實體店,幫助企業挑選審批中介服務單位,開設“辦不成事”線下反映窗口,解決企業和群眾的“急難愁盼”和“疑難雜癥”。
從“業務型”到“全能型”的全面提升。政務禮儀規范提升,對政務服務工作人員進行禮儀規范、行為規范、用語規范的專業培訓,營造溫馨、有序的服務氛圍。綜合業務能力培訓,邀請多家單位對綜合窗口工作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持證上崗,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考培機制建立,定期組織業務知識培訓和“科長講業務”交流活動,以考促學、以學促干,激發工作人員的學習熱情和工作積極性,確保服務品質持續提升。
從“點單式”到“主動式”的深刻變革。服務職能集成化。除傳統政務部門外,該縣還引入了文化、圖書等民生服務單位,設置綜合接件窗口,代理多個部門的審批業務。推行“線上預審+線下聯辦”模式,實現企業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辦成多件事”。文化建設賦能化。在市民中心內設置市民休閑廣場、文化主題展區等公共空間,打造“辦事+休閑”的復合場景。通過舉辦書畫展覽、全民閱讀等主題活動,豐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均服務市民超過500人次。服務延時常態化。在午休時段實行延時辦理,形成制度化、常態化的延時服務模式,不斷擴大延時服務事項范圍,提升延時服務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