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管局針對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堅持問題導向,積極組織開展“三清”行動,查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案件29起,有效保障了農村地區食品安全。
在農村食品批發環節開展“清源行動”。針對農村食品均由城區批發商配送實際,摸清其底數,對配送車輛進行備案登記,督促其使用電子“壹票通”銷貨,票貨同行,引導農村食品經營戶進貨時主動索取“壹票通”,幫助經營戶從繁瑣的手工臺賬中解放出來,實現農村食品信息可追溯。同時,出臺《關于農村食品銷售配送監管的指導意見》,建立長效監管機制。
在農村校園周邊開展食品“清流行動”。結合校園食品安全整治,以農村校園周邊食品店為重點,開展全覆蓋監督檢查,清理過期食品、“三無”食品、“山寨”食品,開展以“五毛食品”為主的專項抽檢。同時,開展科普宣傳“進百校”活動,對102家農村學校開展“同學們,請購買配料表干凈的食品”標簽方面的教育引導,讓同學們健康消費。
在農村集市開展食用農產品“清查行動”。結合食用農產品專項整治,將農村集市列為重點場所,以“7條魚”“3個果”“2棵菜”為重點品種,以索取快檢報告為主要內容,一方面,在農貿市場上墻公示蔬菜、水果、水產品重點問題治理清單,動員全社會進行監督和排查;另一方面,聯合農業農村部門開展聯合檢查,農業部門風險監測與市場監管部門監督抽檢同步進行,通過技術手段進行風險確認,已開展專項抽檢234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