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資訊 專題專欄 淮安市推進美麗淮安建設專題 工作動態
日前,《淮安市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重點任務清單(2025—2027年)》出臺,明確了7方面33項重點任務,并細化為71條落實舉措,全方位推動未來三年淮安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全面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推動我市培育和發展低碳循環產業,創成省級及以上綠色工廠70家。大力推動鋼鐵、化工等重點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支持企業節能降碳、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高效節能、先進環保、零碳(低碳)供能等裝備研發制造、集成創新及示范應用推廣。建立完善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庫,到2027年底,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350戶以上。實施鹽化工產品碳標識認證創新試點,到2027年,新增產品碳足跡核算25個。
加快構建清潔低碳能源體系。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取締散煤銷售點。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到2027年底,全市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力爭達到70%左右。積極發展電化學儲能、鹽穴壓縮空氣儲能,到2027年底,電化學儲能、鹽穴壓縮空氣儲能裝機總規模力爭達100萬千瓦。加快推廣建筑樓宇、工業企業、充電站場景的微電網項目建設。
加速推進基礎設施綠色升級。加大綠色建材推廣力度,顯著提高城鎮新建建筑綠色建材的應用比例。在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比例達100%基礎上,不斷提高星級綠色建筑比例。推動聯運組織模式創新,探索應用多式聯運“一單制”“一箱制”等新業務模式。持續推廣“交通運輸+郵政快遞+農村社區”農村寄遞物流服務模式,不斷提升城鄉物流服務品質。
扎實推動資源全面節約戰略。高水平、高質量抓好節能工作,推動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改造,推動實施一批重大節能技改項目。推動企業建立健全節能降碳管理機制,實施“雙隨機”節能監察。推進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兩網融合”,實現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探索回收新模式,到2027年,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備案超600家、綜合分揀中心超8個。力爭到2027年,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30%以上、達180萬臺,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90%以上、達2萬輛。
前瞻布局綠色技術創新賽道。強化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重組新建省級重點實驗室5家以上,推動南理工盱眙校區全國實驗室建成使用。強化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組織實施綠色低碳領域的項目不少于5項。
積極推動消費模式綠色轉型。開展能效、水效標識計量專項監督檢查,建立健全水效標識制度。推動汽車、家電、電動自行車等消費品以舊換新。力爭到2027年底,我市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超過50%,高質量耐用消費品市場份額顯著增加。
持續完善綠色轉型政策體系。推出碳金融產品,指導金融機構加大綠色金融產品運用力度。推動落實差別化綠色信貸政策,引導金融資源向綠色環保領域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