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蘇君
(2024年1月15日)
2023年提案工作情況
市政協九屆二次會議以來,廣大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各專門委員會和各縣區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準確把握新時代人民政協性質定位,緊緊圍繞“攀高比強、跨越趕超”目標導向,緊扣黨政所需、發展所要、群眾所盼,積極運用提案履行職責,共提交提案438件,經審查立案400件,其中集體提案95件,委員個人提案305件。這些提案經過62家主辦單位認真牽頭辦理,已全部辦復完畢。
聚焦現代化新實踐,為助推經濟跨越趕超建言獻策。圍繞保障重特大項目招引、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優化營商環境和推動數字賦能等方面提出提案105件。王劍委員關于統籌劃定工業控制線的提案,從分區管控、逐級落實、完善配套等方面提出建議,市委史志軍書記親自領銜督辦,市資規局積極引導各地統籌落實288.92平方公里工業規劃用地,納入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獲得省政府批復。民盟淮安市委會關于數字經濟賦能淮安高質量發展的提案,從推動數據安全合規、產學研協同創新等角度提出建議,市政府顧坤市長專題會辦,市發改、工信、金融監管等部門圍繞新舊動能轉換,從產業、科技、政策等七個維度持續發力,有效提升了淮安數字經濟發展水平。
著眼城市品質提升,為助推城市功能做強獻計出力。圍繞提升城市能級、宣傳城市名片、優化城市管理等方面提出提案58件。許昌盛委員關于放大“百里畫廊”建設功能效應的提案,著眼產業布局、文旅發展、品牌挖掘提出建議,市政協主要領導專題督辦,市大運河辦、文旅、住建等部門和有關縣區聚力環湖公路修建、產業集群培育、文旅融合發展,著力打造古今輝映的運河人文畫廊。姜莉莉委員關于深化淮安“城市名片”宣傳的提案,聚焦擦亮“偉人故里、運河之都、美食之都、文化名城”四張名片提出建議,市委宣傳部注重頂層設計,研究制定《2023年淮安市“四張名片”宣傳工作實施方案》,推出一批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影響廣泛的新聞報道和城市宣傳,進一步擴大了淮安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圍繞“三農”健康發展,為助推鄉村全面振興集思廣益。圍繞壯大農業產業、建設和美鄉村、推動強村富民等“三農”發展方面提出提案37件。民進淮安市委會、市政協農業農村委關于推進“三級先導”工程建設的提案,認真調研梳理資金、產業、環境和縣區之間存在的5個方面不足,提出9條合理化建議,市攻堅辦注重整合資規、交通、水利、農業農村等部門資源,及時提請市委召開專題推進會、會辦會,積極推動各縣區緊緊圍繞“193”工作目標,系統實施“七步工作法”,努力探索一條可復制可借鑒可持續的鄉村振興新路徑。洪澤區政協和朱卓雅、林中正等委員圍繞鄉村產業發展,就提升區域農產品品牌價值、推動農旅融合發展等方面積極建言,為全市鄉村產業振興增添了新的動力。
直面基層群眾關切,為助推民生福祉改善出謀劃策。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方面提出提案147件。市知聯會、市總工會和陳平平、王守國等委員聚焦教育事業發展中的堵點痛點問題,建議健全縣中振興保障機制、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共治體系、鞏固“雙減”改革成果,市教育局牽頭認真調研辦理,提請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推進縣中振興的意見》,實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630”項目,構建“5+2”課后服務體系,大力培育良好的教育生態。
緊扣低碳綠色行動,為助推美麗淮安建設貢獻智慧。圍繞生態環境保護、無廢城市建設、綠色轉型發展等方面提出提案33件。石西洋、蔣亞婭、胡珍等委員關于推動“無廢城市”建設的系列提案,從加強源頭管控、推動循環改造、培養專業人才、強化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建議,市生態環境局積極協調衛健、住建、城管等部門制定專項工作方案,及時提請市政府召開“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常態化開展檢查督導,為縱深推進“無廢城市”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市政協提案委和談效艷、殷志明、戴慧婷等委員針對城區黑臭水體整治、畜禽污染物治理、新污染物防控、農村污水處理等問題提出建議,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董清委員關于推進白馬湖生態價值實現的提案,從資源確權、評價發布、平臺交易、品牌塑造、補償平衡等5個方面提出建議,為白馬湖生態價值實現提供支撐。
回顧一年來的提案工作實踐,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特點:
一是注重強化引導和嚴格審評相結合,質量導向更為明確。堅持黨政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提案就跟進到哪里,廣泛開展提案線索征集,精心編制提案參考目錄,堅持嚴把提案立案關,健全提案聯合審查機制,優化提案審查流程,完善提案質量評議機制,調準質量評議要素,持續推動政協提案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
二是注重示范引領和全面評議相結合,提案辦理更顯成效。堅持以市領導領辦督辦重點提案為重要抓手,遴選22件重點提案,聯合市委辦、市政府辦印發《分工方案》,提請市委史志軍書記、市政府顧坤市長等22位市領導分別領辦督辦,有效發揮了重點提案辦理的示范引領作用。
三是注重健全制度和持續創新相結合,服務管理更加精細。堅持以推進提案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建設為目標,研究出臺《提案審查和處理工作細則》《重點提案培育、遴選與領辦督辦辦法》等4份制度性文件,為進一步做好提案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2024年提案工作安排
(一)強化政治引領,確保提案工作方向明、思路清。堅持黨對提案工作的全面領導,準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體系、精髓要義、實踐要求和中共二十大作出的各項決策部署,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緊緊圍繞市第八次黨代會第三次會議提出的“堅定實干實效、深化改革創新,以攀高比強之志在新征程上奮力跨越趕超”總要求,積極主動地把提案工作放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局來思考謀劃,大力引導廣大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縣區政協提高政治站位,把牢政治方向,扛起政治責任,推動提案工作在履行政協職能、促進高質量跨越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二)緊扣中心任務,確保提案工作更精準、更有效。堅持提案工作與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同心同向、同頻共振,全面聚焦在全省“走在前、做示范”和“挑起大梁”中貢獻淮安力量新實踐,緊扣市第八次黨代會第三次會議部署的產業項目攻堅、城市能級提升、鄉村全面振興、生態綠色發展、幸福平安建設六大重點任務,進一步匯聚各方智慧力量,深入推進提案工作思路創新、制度創新、機制創新、服務創新,努力把提案工作更多體現在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服務民生改善上。
(三)堅持質量導向,確保提案工作上臺階、上水平。加大精品提案培育力度,樹牢不調研不提提案工作理念,精心組織開展“提案月”活動,積極推動廣大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在選題準、調研深、建議實上做實功、求實效,著力提高精品提案、集體提案比重。深化提案辦理協商,落實好提辦雙方“三見面”和開門辦案、協商辦案要求,積極會同兩辦做好提案辦理經常性督導,努力形成協同聯動辦案工作合力,切實提高提案辦理工作質效。
(四)完善工作機制,確保提案工作活力強、后勁足。以重點提案督辦強引導,進一步放大市領導領辦督辦重點提案示范效應,大力推動提案各承辦單位在辦得實、辦得好上下功夫,帶動提案辦理整體質效提升。以績效評議促履職,積極探索“線上+線下”績效評議新模式,強化結果運用和跟蹤問效,實現提案質量和辦理質量兩促進、雙提升。以督導考評優辦理,督促提案各承辦單位大力構建組織有力、責任明確、高效規范的提案辦理工作體系,高質量抓好提案辦理。以評先評優明導向,堅持標準,規范操作,努力將優秀典型代表評選出來、宣傳出去,大力營造提案工作創先爭優的濃厚氛圍。